天安门城楼上一直都悬挂着一副挂像,而这个人就是我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他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都极具深远意义,因此天安门城楼的挂像悬挂也被视作为荣誉的象征。
图片
不少人都以为城楼上唯一悬挂过得画像就是毛主席,殊不知从清朝灭亡到建国这段时期内天安门城楼上一共悬挂过12个人的画像。
当我们回看过去这12个人我们都非常熟悉,甚至他们都曾代表着那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只是其中有一人身份十分特殊,你知道他是谁吗?
图片
天安门城楼在封建制度终结前都未曾悬挂过任何一人的画像,直到袁世凯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虽说他有私心想要自己登基做皇帝,不过最终却也只是“黄粱一梦”。
袁世凯最初是以推翻王朝统治作为理由结束了清朝的封建承袭制度,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他在那之后却宣布要承袭帝制,与自己之前的理论倒行逆施。
图片
因此也遭受了许多人的反对,毕竟已经有许多人准备开始迎接民主法治的社会,所以袁世凯的皇帝梦也仅仅只做了88天。
图片
这张照片就是袁世凯穿着自制的龙袍在怀仁堂宣布登基继位之后所拍摄的,此时他正接受着满朝文武百官的朝贺,但是整体的装扮看上去却有些“不伦不类”。
图片
他本想通过统治来完成自己的“帝王梦”却忽略了民众反帝的呼声太过激烈,最终他也只能选择顺应民意,不过做不成皇帝他也没有放弃这个“统治天下”的位置。
将皇帝位改成了民国大总统,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利,袁世凯就将自己的画像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妄之心。
图片
然而好景不长中国各个区域都开始宣布独立,从最初反帝之心变成了集体抗袁,要求袁世凯退出大总统位置的声音此起彼伏。
也正因这个缘故袁世凯气恼成疾可他为了填补身体的亏空开始大量食用鹿茸、狗海肾等药材,最终导致尿毒症发作医治无效死亡,他死后不久画像也被群众从天安门城楼上取下。
图片
因为悬挂的时间并不久,所以也鲜少有人知道他竟是在天安门城楼上放置画像的第一人,而继袁世凯之后能够有能力悬挂画像的第二人,就是我们敬仰的孙中山先生。
可以说孙先生的一生都在为了革命事业所奋斗,即便是身死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忠勇、优秀的革命志士,他能够悬挂画像可谓是“名正言顺”。
图片
孙先生不仅仅是推翻帝制的先驱,更是民主革命的标杆,他曾说要以“天下为公”,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燎原星火,将崭新的民国带到了大家面前。
不仅如此从他成为民国大总统之后一心想的就是带领民众走向自主平等的道路,将封建制度彻底摒弃,他的“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时至今日都仍令人心潮澎湃。
图片
孙先生能够被称之为“国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理论为最初的共产党奠定了基础,他的夫人宋庆龄在他离世后也一直牢记丈夫的信仰与理想,奔赴在革命的第一线。
作为一代伟人孙先生并没有像袁世凯那样标榜自己的功勋,而是默默的付出,默默的引领和激励着有志之士为崭新的中国和未来而努力。
图片
所以他的画像也并不是自己要求挂上去的,而是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同时表示对他的敬仰与缅怀,因此才决定将孙先生的画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图片
说到第三位在天安门悬挂画像的人想必大家对他是再熟悉不过了,时至今日中国台湾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也有他的“手笔和计谋”在其中。
这个人就是蒋介石,他最初一直跟着孙先生效命于民国政府,颇受孙先生的赏识与信任,在孙先生离世以后他就开始统治国民党,而这一开始就长达了半个世纪。
图片
如果回看蒋介石的一生对他的人生经历也会十分感慨,他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物,然而却在权利中迷失了最初的革命之心。
特殊且残忍的政治手腕让他逐渐失去了民心,独裁的统治思想更是让中国军队和百姓死伤无数,他与毛主席之间的“争斗”也能看出他的野心和虚妄。
图片
而在他统治国民党期间为了能够一家独大,他也选择将自己的画像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能力和功勋。
只可惜随着权利逐渐到达顶峰,他的所念所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偏差,虽说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国民党在全国的军队人数高达430万人,但抗日战争过程中蒋介石的“剿共”行为也让更多百姓、军人看透了他的私心。
图片
在这期间就连曾经为了实现国局统一从而决定东北易帜的张学良都看不下去了,为了让他在抗日战争中与共产党一起抵御外敌,甚至不惜引发了“西安事变”。
然而蒋介石的“妥协”也不过是障眼法,抗日战争结束不久他又再次撕毁盟约,无奈之下共产党不得不打响解放战争,蒋介石败退后逃往台湾,在台湾地区建立自己的统治区,导致现如今台湾仍然有许多国民党不满内陆地区。
图片
而四位能够将画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就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终于迎来了崭新的面貌。
毛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怀揣着紧张和激动的心情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骄傲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从那之后毛主席的画像就被高悬于天安门城楼的正中央,这不仅仅是百姓对他的爱护与敬仰,更是毛主席功勋的象征与肯定。
图片
这张照片就是悬挂当时所拍摄的,能够看到那时毛主席所悬挂的画像还十分年轻,和现如今那副慈祥的模样有一定差距,此时的画像更加彰显了他的朝气,就宛如新生的中国一般。
或许有人会认为画像的悬挂会停止在毛主席这里,毕竟时至今日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的也仅仅只有毛主席一人。
然而在毛主席的画像悬挂上去之后还有几位也相继悬挂过画像,只不过位置有所不同,不是在城楼的正中央,而是在城墙之上。
图片
这张照片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有7位领导者的画像也被一同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不过他们的位置却是在主席的正下方。
图片
这7个人分别是: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聂荣臻、林彪、任弼时与叶剑英,这几位对于新中国的成立都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与心血。
周总理甚至还在新中国成立后主动挑起了外交的大梁,在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期间,他也多次在危难中逆行,为共产党寻求一份别样的生机。
图片
而在这七个人当中有一个人的画像还被单独拿出来悬挂过,这个人就是朱德,就连蒋介石都曾评价过他称朱德最大的本事就是你永远看不出他有什么本事。
所以难以揣测和探究,当你想要站在他的对立面时,他的神秘就像一把利刃永远悬挂在你的头顶上,朱德与毛主席一起被并称为“朱毛”,两人一起合作了近半个世纪。
而在这期间,两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朱德对于毛主席的策略方针都是毫不犹豫的执行,在他看来,毛主席就是新中国唯一的主席领袖
图片
朱德作为十大元帅之首,他的能力和功勋是不容忽略的,因此在1949年七七抗日战争十二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人们把朱德和毛主席的画像一同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这既是对两人多年来合作情谊的认可更是对两人工作能力和功勋的感激与敬仰,哪怕时隔多年他们都用真挚的心诠释了何为“朱毛不分家”。
图片
最后一位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人你绝对想象不到,甚至有不少人都直言他不应该出现在城楼上,因为他并不是中国人。
这个人就是斯大林,1953年3月斯大林因为脑溢血突发而离世,终年74岁,众所周知在共产党最艰难的时期,斯大林所统治的苏联曾与中国建立了友好的历史情谊。
图片
并且还在此时期内容纳了许多烈士的遗孤和革命子女让他们能够在苏联伊万诺沃学校学习技能,保护他们的安全。
因此在斯大林离世后毛主席为了缅怀他同时也是对苏联曾经的情谊表示感激,于是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为斯大林举行追悼会。
在哀悼的当天,斯大林的画像被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当天也有近100万人前来参加他的追悼会,这足以展现中国对苏联深切浓厚的革命情谊。
图片
从那之后天安门所悬挂的画像就再没有更换过,一直都是毛主席,哪怕后来重新修建了天安门城楼也仅仅只是将主席的画像进行了更换。
将曾经青年的模样换成了暮年时期,照片的更迭也代表了中国这一段艰苦的奋斗历程,毛主席的画像虽说是水平像,目光也只是单纯的注视前方。
图片
然而当你站在天安门城楼前就会发现,无论从哪个方向望去,毛主席的目光都始终注视着你,就仿佛无时无刻他都在看着如今崭新的中国和他热爱的百姓。
画像虽说简单,但却是历史的铭记,是毛主席精神的传承,更是激励全体中国人民向前迈进和努力的动力源泉。
参考资料:
译品网——天安门悬挂过12位人物的画像,其中竟然还有一名外国人?2023年01月0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嘉喜网-嘉喜网官网-免息配资平台-股票配资论坛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