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铅中毒”事件引发社会热议。
铅是什么?它来自哪里?铅中毒又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
铅是什么?
展开剩余85%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理想血浓度应为0,然而,由于我们生活大环境的污染问题,通过食物、水、空气等都有可能接触到铅。
2006年我国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及《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中提到,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要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进行诊断。
►高铅血症:
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ug/L。
►铅中毒:
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ug/L;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度(200~249ug/L)、中度(250~449ug/L)、重度铅中毒(大于或等于450ug/L)。儿童铅中毒可伴有非特异的临床症状,如腹隐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当血铅大于或等于700ug/L时,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表现。
2021年,美国CDC修改了其对幼儿铅中毒的定义,将其幼儿血铅参考值从50ug/L降为35ug/L。
二
铅从哪来?
铅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很多地方都能接触到,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含铅的物品和场景:
⚠︎
盛放食物的锡器、不合格的彩釉杯子;
⚠︎
老式爆米花、不合格的皮蛋等含铅食物;
⚠︎
含铅化妆品、含铅颜料涂层的玩具、废旧电池、不合格书籍等;
⚠︎
锡箔纸、老化水管、二手烟、汽车尾气,有油漆涂料的环境等;
⚠︎
从事铅相关职业的父母:如印刷工人、电镀工人、建筑工人等可通过工作服等将铅尘带回家。
三
血铅超标的后果是什么?
血铅超标
指人体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超过了血液铅含量的正常值。如果超过一定量就会引起铅中毒。
血铅超标会对儿童多个系统造成损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神经系统损伤:
导致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语言功能受损、可能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行为等。
►消化系统受损:
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无法正常吸收营养,导致营养不良等。
►免疫功能下降:
孩子的抵抗力可能下降,容易生病。
►血液系统方面:
铅中毒可能导致血液系统损伤造成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
此外还会导致孩子身材矮小、骨骼发育异常、肾功能不全等;
需要注意的是
,
铅中毒在早期或轻度时,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四
怎样进行铅中毒的筛查?
我国暂不推荐普遍筛查,但对于存在或怀疑有工业性铅污染地区,可考虑进行儿童铅中毒的筛查。
对生活或居住在高危地区的6岁以下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需定期监测:
生活或居住在铅污染企业(冶炼厂、电池厂等)附近。
父母或同住者从事铅作业。
同胞或伙伴确诊铅中毒。
目前主流的血铅检测技术包括: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
三甲医院常用的检测方法,准确度较高,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方法之一。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灵敏度高、误差低,可检测极微量铅但成本较高,适合科研或复杂病例。
3、阳极溶出伏安法(ASV):
通过电化学方法检测铅、灵敏度高,适合检测血液中的铅,几分钟出结果,适合基层筛查。
五
如何防控儿童铅中毒?
铅中毒可防可控,关键在于
。
1.保持环境清洁
勤打扫:
家里要经常用湿布擦拭桌面、地板和窗台,避免灰尘积聚,因为灰尘里可能含有铅。
清洗玩具:
儿童的玩具和用品要定期清洗,防止铅尘附着。
2.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
教育孩子养成饭前洗手、从外面回家后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要剪短指甲,因为指甲缝里容易藏污纳垢。
不啃咬:
物品表面可能有铅,避免孩子啃咬玩具、手指或铅笔等。
3.远离污染源
注意居住环境:
家里有从事铅相关工作的成员,下班后要先换衣服、洗澡,再接触孩子,避免把铅尘带回家。
避免危险区域:
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废旧电池厂、铅矿附近或老房子的剥落油漆处玩耍。
4.合理饮食
多吃营养食物:
让孩子多吃富含钙、铁、锌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和坚果。这些营养素可以帮助减少铅的吸收。
少吃含铅食物:
尽量避免食用皮蛋、老式爆米花等可能含铅的食物。
5.定期体检
高风险儿童筛查:
刚装修入住、孩子居住或就读环境靠近工地或工厂,建议定期进行血铅检测。
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孩子血铅水平偏高,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6.健康教育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
加强儿童铅中毒预防知识的科普宣传
,特别是铅污染区,更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儿童铅中毒的教育工作。
此外,
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和生活环境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铅中毒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公共安全的社会问题!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血铅异常,可前往广州妇儿中心
儿科相应专科
或
儿童保健科
挂号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血铅检验单,随后进行静脉血采样(无需空腹)。
检测结果通常在1-3个工作日内出具。若检测结果显示异常,建议及时咨询临床医生,以便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发布于:北京市嘉喜网-嘉喜网官网-免息配资平台-股票配资论坛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