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功勋卓著的航天技术专家
中国空间事业的开拓者
我国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
他毅然回国实践“工业救国”的梦想
承担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
主持“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
研制出我国首个返回式卫星
他是交大人,三尺讲台任教十载
今天是他的104岁生日
他就是王希季院士
今天(7月26日)上午
“王希季教育基金”捐赠签约仪式举行
经王希季院士委托家属授权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原董事长罗乃炘先生
捐资130万元设立“王希季教育基金”
用于资助云南籍白族学生成长成才
激励青年学子弘扬科学家精神
今天上午,“王希季教育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出席并致辞。王希季院士的女儿王庆苏、王庆红女士在线参与这场线上线下、跨越千里的特殊捐赠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主持。
仪式特别选在王希季院士104岁生日当天举行,以此向这位新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交大杰出校友与师者典范致敬。
王希季院士
王希季院士,1921年7月生,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空间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技术负责人,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设计者,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载人飞船计划的重要主导者与设计者。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50年学成归国,1955年至1966年在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先后任涡轮机教研组主任、工程力学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曾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1982年荣立航天工业部一等功,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
因展结缘,薪火传承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举办“铸箭牧星——‘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校友专题展”,作为128周年返校纪念日重要活动引发热烈反响。展览还于6月走进云南大理州博物馆,成为连接科学家精神与家乡人民的重要桥梁。
铸箭牧星——‘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校友专题展
2024年6月,专题展走进大理州博物馆、洱源一中
罗乃炘董事长在参观该展览后深受感动,主动联系王希季院士长女王庆苏女士,表达捐赠意愿。在王庆苏、王庆红女士的积极支持推动下,与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以及云南挂职干部多方协力,最终促成此次捐赠。这一善举汇聚了众人心意,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与深情馈赠。
情系桑梓,助力教育
作为王希季院士的同乡、敬仰者,罗乃炘董事长长期热心教育公益,自2021年起已累计捐赠超400万元支持云南籍学子成长与民族文化传承,70余名本科生、硕博士生从中获益。此次在交大设立基金,再次彰显他矢志育人的初心与担当。
仪式上,杨振斌书记代表学校向罗乃炘董事长赠送《“铸箭牧星”——“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画传》,以纪念因精神共鸣而结下的深厚情谊。
嘉喜网-嘉喜网官网-免息配资平台-股票配资论坛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